<dl id="5ddff"><del id="5ddff"></del></dl>

      <del id="5ddff"><cite id="5ddff"><progress id="5ddff"></progress></cite></del>
      <span id="5ddff"></span>

     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     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      企业文化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文化采风
      临沂名士:颜真卿与颜杲卿
      发布时间:2014-03-10  浏览次数:7915


      颜真卿与颜杲卿

      方程镇,位于临沂市兰山区,被称为“真卿故里”,即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。而与颜真卿同为颜师古第五代孙,颜之推第六代孙的颜杲卿,却也是忠义传千载,美名震古今。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忠、勇、仁、义的文化,是传统文化的瑰宝,值得我们体会、学习,作为临沂人,我们更应该全面了解他们的忠肝义胆与凌然风骨,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精神。这种精神气概,对于充实我们今天的企业文化内涵,有着非凡的意义。 


      书品与人品合一的颜真卿

      颜真卿(709—785),字清臣,祖籍琅琊临沂人,唐代忠臣,著名书法家,其书法敦厚雄浑,世称颜体。颜真卿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,特重中锋,正楷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;行书遒劲有力,人称“颜体”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有“颜筋柳骨”之誉。他创立的“颜体”楷书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



      颜真卿出生在家学传统的家庭,先辈中有不少古文字学家、书法家。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,用笔醮黄土水在墻上练字。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,后学张旭,50岁以后才形成刚劲、雄浑的显著风格。其书品与人品颇为贴合。宋人推崇颜真卿的人品,好学颜体。

      颜真卿为琅琊颜氏后裔,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五代孙。父颜惟贞,任太子文学。真卿少年丧父,由母亲抚养长大。“少好儒学,恭孝自立。贫乏纸笔,以黄土扫墻,习学书字,攻楷书绝妙,词翰超伦”。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进士,充当河西陇左军城覆屯交兵使,天宝二年(743年)前去洛阳访张旭。历任殿中侍御史、东都畿采访判官,转侍御史、武部员外郎。御史吉温出于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浑,颜真卿敢于诤言:“奈何以一时忿,欲危宋景后乎?”因遭到宰相杨国忠排斥,出任平原郡太守(今山东省平原县)。颜真卿估计到安禄山有可能谋反,一方面增修城池,集训兵士,囤积粮食,另一方面整日与宾客泛舟饮酒,以放松安禄山的疑心。

      天宝十四年(755年),安禄山叛乱,河朔等地均被攻陷,独有平原坚守不降。颜真卿又联络各地起兵反抗,响应者十七郡,他被推为盟主,合兵三十万,致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。后肃宗即位,拜颜真卿为太子太师,封鲁郡公,因此人称“颜鲁公”。大历三年(768年)赴任抚州剌史。

      德宗建中四年(783年),淮西李希烈兵叛,攻陷汝州(今河南临汝),宰相卢杞嫉恨颜真卿,向德宗说:“颜真卿三朝旧臣,忠直刚决,名重海内,人所信服,真其人也!”[2]遂被派往招抚李希烈。颜真卿至汝州,宣读诏书,被贼兵团团包围。李希烈欣赏颜真卿,将颜真卿领入驿馆,逼颜真卿代己申冤,颜真卿不从。李希烈再派前汝州别驾李元平劝颜真卿投降,颜真卿反斥责元平。李希烈攻陷汴州,任命颜真卿担任宰相。颜真卿坚辞不受。李希烈派士兵在院中挖一大坑,扬言活埋他,真卿反而说:“生死已定,何必如此多端相辱侮!”希烈无他法,只得将他囚于蔡州龙兴寺[3]。李希烈又用稻草燃火威胁真卿,扬言要烧死他。颜真卿反而自己扑向烈火。辛景臻见状,急忙拉住他。李希烈用尽各种办法皆不能使颜真卿屈服。真卿自度必死,乃作遗表,又自写墓志、祭文。

      不久唐军反败为胜。李希烈之弟李希倩被唐廷处死,希烈大为恼怒,兴元元年八月三日(785年8月23日),将真卿缢死于龙兴寺柏树下,终年七十六岁。嗣曹王李皋闻讯大哭。叛乱平定后,颜真卿的灵柩护送回京,葬于京兆万年县颜氏祖坟。德宗诏文曰:“器质天资,公忠杰出,出入四朝,坚贞一志。”废朝八日。


      大义凛然、壮烈英勇的颜杲卿

      南宋忠臣文天祥《正气歌》中,列举了历朝历代“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”的几名忠臣义士,其中有“为张睢阳齿,为颜常山舌”,“张睢阳齿”,说得是气吞山河的大唐忠臣张巡固守睢阳,以身徇义的浩然正气。而“颜常山舌”则是指大唐忠臣颜杲卿舌断仍喷血骂叛贼的壮烈事迹。

      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,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,叛将史思明率贼兵进逼,常山军民以微薄的力量抵抗,昼夜苦战,但终因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拥兵不救,以至常山城破,颜杲卿与其三儿子颜季明被俘。叛军用刀架在颜季明颈上,逼迫他投降,颜杲卿不答应,颜季明被杀。

      此后,颜杲卿被押到洛阳,见到安禄山之时,历数安禄山的罪恶,叛兵钩断了他的舌头,他仍含糊大骂,至死不屈。

      颜杲卿(692756)字昕,唐朝京兆万年(今西安)人,出生于鸿儒世家,与大书法家颜真卿同为颜师古的第五代孙,颜之推的第六代孙,他是颜真卿的堂兄。其父亲颜元孙着有《干禄字书》,曾任濠州刺史。颜杲卿年轻时以祖荫任遂州司法参军,他为官清正、性情刚烈、处事果敢,深受百姓拥戴。

      唐玄宗开元年间,吏部侍郎席豫见颜杲卿有才能就举荐他作了范阳(今北京)户曹参军。天宝后期,唐玄宗沉缅于声色,怠于政事,宠信范阳节度使安禄山。安禄山蓄意夺取李唐政权,因积极笼络人才,见颜杲卿干练,欲引为己用,便在天宝十四年(755)推荐杲卿任营田判官、常山郡太守(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)

      安禄山举兵反唐 颜杲卿密议平叛

    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十一月,蓄谋已久的安禄山率范阳、平卢两镇重兵十五万人自范阳发动叛乱,向南进军。叛军兵锋甚盛,加之安禄山对河北经营数年,许多郡守县令为其所用,纷纷叛唐归附于禄山,情形万分危急。

      安禄山的叛军不日开到常山城下。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商议:叛军一路未遇有效抵抗,气焰嚣张、锋芒正盛;常山城内只有数百兵丁,如果仓促应战,无异于以卵击石,且又会殃及城中无辜百姓;不如假意归降,避其锋芒,日后再相机定夺。

      于是二人出城迎请安禄山。安禄山不费吹之力就占领了河北重镇常山,大喜之余,便赏赐颜杲卿以紫袍、袁履谦以绯袍,以示褒奖。又担心颜杲卿对自己有二心,便把他的幼子颜季明携入军中,扣为人质,并派他的干儿子李钦凑带兵七千驻守在常山附近的土门(在今井陉县)。

      安禄山发动叛乱,颜杲卿忧心如焚。叛军过后,他称病不出,把郡中一切事务交于袁履谦处理,私下里却与平原郡(今山东德州)太守堂弟颜真卿、太原府节度使王承业秘密联系,共谋平叛讨安事宜。

      常山城设计斩叛将 十七郡归附振唐威

      安禄山叛军虽然沿途势如破竹,然而各地都要派兵把守,兵力显得有些不足,他便命部将高邈返回范阳搬兵。颜杲卿闻讯,便令藁城(今河北藁城市)县尉崔安石设计擒之。高邈、何千年一行刚抵藁城,崔安石就依计会同参军冯虔、壮士翟万德等人到驿馆设宴接风,高及何千年刚一入席,就被冯虔等人生擒。

      几乎同时,颜真卿派自己的外甥卢逖奔赴常山,约颜杲卿一齐起兵,截断叛军后路。颜杲卿听闻大喜,认为常山、平原互为犄角之势,相与起兵,定可挫败叛军的锐气。于是假传安禄山之命,让驻守土门的李钦凑赶赴常山议事。

      李钦凑连夜赶到常山城下,杲卿以城门不宜夜开为由,安排他住到城外驿馆休息,又命袁履谦、 冯虔、翟万德等人前去探望,并乘李钦凑醉酒之机把他杀死,尸体被抛入馆外滔滔的滹沱河中。

      安禄山一路过关斩将,唐玄宗闻风丧胆。为鼓舞朝中上下人心斗志,颜杲卿命长子颜泉明、真定县令贾深、内丘县令张通幽等人携带李钦凑首级,并押解高邈、何千年赴京。途经太原,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欲把功劳据为已有,便厚赐泉明,并打发他回去。

      王承业又暗中命人欲将泉明杀害,怎奈壮士翟乔于心不忍,放过了颜泉明。唐玄宗听信了王承业一面之词,将其擢升为大将军。后来事情败露,玄宗拜颜杲卿为卫尉卿兼御史中丞,袁履谦为常山太守,贾深为司马。

      安禄山大将李钦凑被杀的消息极大地振奋了朝野上下的民心士气。唐玄宗启用郭子仪、哥舒翰、李光弼等人讨伐安禄山,传檄诏告河北,称王师二十万由山西入土门。

      公元7561月,颜杲卿正式首义起兵平叛。他派人晓喻河北诸郡:朝廷大军已下井陉,朝夕当至,先平河北诸郡,先下者赏,后下者诛!河北诸郡闻听纷纷响应,河北道二十三郡中,除有叛军重兵把守的六郡外,其余十七郡重新归附了朝廷。

      孤军守常山临危不惧 断舌骂叛贼壮烈殉国

      常山郡是河北重镇,北控燕蓟,南通河洛,是安禄山南北通道的咽喉,又是唐军出井陉下河北的要冲。所以,颜杲卿义旗一举,切断了安禄山从洛阳至范阳的驿路, 叛军的供给线受阻,给安禄山一个沉重的打击,有力牵制叛军西进速度。

      安禄山在洛阳闻报,只得撤回进攻长安的一部分兵力,派史思明率领回救河北。颜杲卿兵单力孤,只得向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数次求援,但是王承业思谋窃取他的功劳,巴不得城破,所以坐视不理,拥兵不救。颜杲卿苦战数日之后,弹尽粮绝,常山城陷,与长史袁履谦一同被擒获。

      贼兵胁迫他归降,见他不答应,就把他的儿子颜季明抓来。史思明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说:“降我,你儿子就能活命!”颜杲卿视而不见也不作答。于是颜季明与卢逖同时被杀。史思明不敢擅自作主,便把颜杲卿、袁履谦二人押至洛阳见安禄山。

      安禄山责备颜杲卿说:“想你本是一个小小的范阳户曹,是经我的提拔才当上了常山太守。你今天却来反我,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呢?”

      颜杲卿圆睁二目痛斥道:“你原本是一个羯族的放羊奴隶,大唐天子提拔你作了三镇节度使,对你宠幸无比,你不知感恩图报,反而反叛,天子又有哪一点对不起你呢?想我颜家世代为唐朝忠臣,恪守忠义二字,虽然我是由你举荐提拔的,难道那就能够和你同流合污吗?我为国讨贼,死而无憾,唯一遗憾的是不能够亲手杀了你,以报答皇上的隆恩!”

      安禄山被骂的暴跳如雷,将颜杲卿绑在天津桥柱上,用刀割下他身上的肉生吃,颜杲卿不顾疼痛,依然痛斥安禄山的罪行不止。叛贼怒不可遏,命人钩断他的舌头,说:“如何?还能骂吗?”颜杲卿嘴里,依旧含糊不清的骂不绝口,直至命丧当场,得年六十五岁。

      小人诋毁忠臣蒙冤 真相大白杖杀奸臣

      颜杲卿以身殉国,死得非常惨烈。然而,当时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。这都是因为奸臣张通幽与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狼狈为奸,他们向奸相杨国忠报告,假说颜杲卿投降叛军之后,因与叛将史思明争权,被史思明杀掉了,并非是为国尽忠。奸相杨国忠居然丝毫不察,转而将此话上奏给皇帝唐玄宗。致使忠良九泉含冤,小人扬眉得志。

      唐肃宗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冬,唐军收复两京,史思明投降。当时,颜真卿正在蒲州刺史任上,他让颜泉明(颜杲卿的长子)四处寻找颜杲卿的尸骨。颜泉明多方查找,最后才在洛阳找到了当时负责行刑的刽子手。刽子手告诉颜泉明,颜杲卿被害的时候,先被砍断了一只脚,与袁履谦同埋在土坟之中。根据这个线索,颜泉明找到了父亲的部分尸骨。

      唐肃宗干元元年(公元758年),颜真卿和颜泉明叔侄俩两人多次上书为颜杲卿伸冤。当时,唐玄宗已经退位为太上皇了。他派人详加查探,最终弄清了事情的全部真相。悔恨交加的唐玄宗一怒之下将奸臣王承业和张通幽当即杖杀。朝廷下诏追赠颜杲卿为太子太保,谥忠节,封其妻崔氏为清河郡夫人,卢逖、颜季明等追赠五品官;建中中期(约781年),又追赠颜杲卿为司徒,位列三公。







          返回    打印

      相关内容

        心态决定未来、造就企业生态 [2015-12-28]
        故事两则:雅量宽宏的许容、高德清官陆陇其 [2014-08-30]
        源远流长的诚信之道  [2014-08-18]
        管理故事:登门槛效应 [2014-08-17]
        功深势俊 吴道子画《江海奔腾图》 [2014-06-04]
        落水者拯救了谁 [2014-04-17]
        漂亮女孩的失败与胖女孩的成功 [2014-04-08]
        燕昭王虚心求谏得良才[图] [2014-02-12]

      版权所有:临沂市新天力机械有限公司   备案序号: 鲁ICP备05023564号   网站开发:六牛科技

      -1-0 亚洲香蕉伊在人在线观看_亚洲色导航_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_黄色片网站

        <dl id="5ddff"><del id="5ddff"></del></dl>

          <del id="5ddff"><cite id="5ddff"><progress id="5ddff"></progress></cite></del>
          <span id="5ddff"></span>

          Generated By TopCMS 拓普内容管理系统 拓普网络